毛泽东回家为母奔丧,毛泽民告诉他一件事,毛泽东痛哭失声
1959年6月25日的清晨,专列缓缓驶入湘潭车站,站在车窗旁的毛泽东目光紧盯远处的韶山山脊。身边工作人员记得,他反复低声嘱咐:“别忘了把母亲的照片拿好。”照片装进皮箱的那一刻,这位身经百战的国家领袖忽然沉默良久,似在回味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。
1959年6月25日的清晨,专列缓缓驶入湘潭车站,站在车窗旁的毛泽东目光紧盯远处的韶山山脊。身边工作人员记得,他反复低声嘱咐:“别忘了把母亲的照片拿好。”照片装进皮箱的那一刻,这位身经百战的国家领袖忽然沉默良久,似在回味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。
越是年轻的时候,毛泽东越是与母亲文七妹(文素勤)形貌相近:脸部柔和的线条,善良的眼睛,以及不浓的眉毛……一身的俊秀,极似母亲。母亲是毛泽东的最爱。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侍立于母亲身边,斗志昂扬的青年毛泽东,宁静、安祥!这张照片摄于1919年春,毛泽东把母亲接到
在湖南韶山冲的青山绿水间,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她的一生,诠释了何为“损己利人”的崇高品格。她,就是毛泽东的母亲文素勤,乳名文七妹。这位未受过教育的农家女子,以仁爱、坚韧与无私,在儿子心中种下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种子。
残阳缓缓从韶山的峰峦间隐去,一山的苍翠都被抹上了胭脂。沿山而下,掩映的绿树翠竹中是一栋十三间的泥砖青瓦房,房前一口池塘,塘边春草初生,塘内小荷露出尖角。远处的山野间油菜花开得正旺,一片金黄,夹杂着绿树和新放的桃花梨花,四处炊烟,袅袅而起。
伟人毛泽东的一生,既有"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"的豪迈,也有"我失骄杨君失柳"的柔情。在母亲文七妹、妻子杨开慧与革命伴侣贺子珍的陪伴下,这位时代巨人的生命轨迹折射出革命者特有的家国情怀与人性光辉。